再見非洲

By Isak Dinesen & 梁家瑜

Release : 2013-12-04

Genre : Romance, Books

Kind : ebook

(0 ratings)
內容簡介:
「因為在夢裡,我們不再附和這個世界上編制、掌控、矯正的力量,不再擁護人類的意識。我們發誓效忠於狂野、無量的創造力,投奔無垠宇宙的想像空間。」
只要把悲傷寫成故事,就能忍受所有的痛。
漢娜.鄂蘭:「狄尼森的作品在當代文壇獨一無二。」
◇ 狄尼森逝世50周年紀念,正式授權全譯本
◇ 西洋現代文學裡,無可取代的經典《遠離非洲》續篇中文版首度發行
心愛的咖啡莊園被迫拍賣、情人意外墜機身故,
凡她所到之處,土地便從腳下分崩離析,星星自天空殞落。
她的天真在現實中死了一次又一次,
原以為的幸福,如今片片剝落……
詳細書訊
從現在起,我將豐盛的現實世界留給你們;
而我交託自己給夢境,我將由夢看管。
狄尼森拖著疲憊的身軀繭居歐洲,心卻遺留在非洲,直到生命的盡頭…..
她再次以微笑回應神的玩笑。
儘管非洲已然遙遠,但她彷彿不曾自那家鄉般的土地走開,
《遠離非洲》之後幾年,她再度完成《再見非洲》──
為她摯愛而信靠的僕人、部落友人的至情至性、美麗的野生動物與廣袤的黃漠大地,
創作出絕無僅有的情深文集。
狄尼森的筆下有魔法,類似光,黑暗大陸因此透亮、質樸情感展現深邃,
愛,在文字間漸漸飽滿,
成為她一生眷戀非洲的美麗結語。
作者簡介
說故事的人若對本事忠誠,在故事末了,寂靜就會說話。
伊薩克.狄尼森 Isak Dinesen, 1885-1962
伊薩克.狄尼森是男人的名字,她的本名是凱倫.白列森(Karen Blixen)。她躲在好幾個筆名後面:奧休拉(Osceola)、皮耶.翁德里塞(Pierre Andrezel);朋友則喚她作坦妮或塔妮亞。偉大的心靈皆是雌雄同體:她是他,他也是她。
凱倫出生在丹麥的貴族世家,在哥本哈根、羅馬、巴黎學習藝術,是個出色的畫家,在巴黎念書時,還學了一身好廚藝。日後,特別是在著名的短篇故事〈芭比的盛宴〉中,讀者可以看出她將美味的領略,化作人生的體悟。
她愛上了堂哥,但這段得不到回應的愛,讓她決定遠離家園,與堂哥的攣生兄弟芬尼克白列森結婚,到非洲展開新的生活。然而,丈夫婚後不改風流倜儻,只顧到處游獵,對金錢沒有概念,留她一人經營咖啡莊園,獨自背負日益沉重的債務。
她四十六歲那年,世界的咖啡市場崩盤,凱倫失去事業、情人,無奈回到丹麥,頓時孑然一身。她為了逃避二次世界大戰的紛亂,繭居故鄉寫作,沉浸在非洲的舊日時光好忘卻現實的傷痛。她處事向來神祕低調,直到《遠離非洲》在歐美文壇引起轟動,她的身影才浮現舞台。凱倫散發的貴族風采讓同時代的海明威、卡波特、導演奧森.威爾斯仰慕不已。
她死後葬在丹麥宏斯特莊園。丹麥人尊她為國寶級作家,與安徒生兄弟齊名。丹麥的郵票以及紙鈔50克朗上,都印有她美麗的肖像。今日在肯亞的奈洛比近郊,有一社區蓋在狄尼森以前的莊園上,以她為名。
她承接的是一股消逝的文學傳統,一種將故事娓娓道來的藝術。她是《一千零一夜》裡故事說不停的少女,調製故事的靈藥,令時間在如幻似真中推移。她以英文、法文、丹麥文寫作,著有《傳奇故事七則》、《遠離非洲》、《不朽的傳說》、《再見非洲》等。
譯者  
梁家瑜
英國艾賽克斯大學文學暨電影碩士,滯歐多年,掛台不久,兼營翻譯與影像製作,自編自導自演短片《不眠不休》曾獲歐台影展製作首獎,翻譯作品有《邊境國》、《東村女巫》。
本書目錄
序  更多的,是沒有說出來的事/郭正偉
法拉
一封來自國王的信
盛情之舉
山丘的回聲
跋 用一輩子,寫給非洲一封情書/劉粹倫
附錄:凱倫.白列森女爵的一生
媒體推薦
推薦|袁瓊瓊、張娟芬、李貞德
漢娜.鄂蘭(Hannah Arendt):「狄尼森的作品在當代文壇獨一無二。」
海明威(Ernest Hemingway)在1954年獲頒諾貝爾文學獎時,對記者說:「今天,要是獎項是頒給美麗的作家狄妮森,我會更高興。」
厄普代克(John Updike):「本世紀最獨特和華麗的文學個性,很有個性的女性,格律嚴謹、文采斐然,作品隨著她本人低調的亮相,令她鮮明的形象更加引人注目。」
《老虎的妻子》作者蒂亞.歐布萊特(Tea Obreht):「讀過狄妮森的作品,我才開始感知文字的溫度,寫作不再只是衝動或少女的浪漫情懷。」
《紐約客》作家豪根(William Hogan):「她對那些人的情感是如此強烈;她的
散文如此優雅而壯麗,使這些人物躍然於紙上,增添傳奇的色彩。」

再見非洲

By Isak Dinesen & 梁家瑜

Release : 2013-12-04

Genre : Romance, Books

Kind : ebook

(0 ratings)
內容簡介:
「因為在夢裡,我們不再附和這個世界上編制、掌控、矯正的力量,不再擁護人類的意識。我們發誓效忠於狂野、無量的創造力,投奔無垠宇宙的想像空間。」
只要把悲傷寫成故事,就能忍受所有的痛。
漢娜.鄂蘭:「狄尼森的作品在當代文壇獨一無二。」
◇ 狄尼森逝世50周年紀念,正式授權全譯本
◇ 西洋現代文學裡,無可取代的經典《遠離非洲》續篇中文版首度發行
心愛的咖啡莊園被迫拍賣、情人意外墜機身故,
凡她所到之處,土地便從腳下分崩離析,星星自天空殞落。
她的天真在現實中死了一次又一次,
原以為的幸福,如今片片剝落……
詳細書訊
從現在起,我將豐盛的現實世界留給你們;
而我交託自己給夢境,我將由夢看管。
狄尼森拖著疲憊的身軀繭居歐洲,心卻遺留在非洲,直到生命的盡頭…..
她再次以微笑回應神的玩笑。
儘管非洲已然遙遠,但她彷彿不曾自那家鄉般的土地走開,
《遠離非洲》之後幾年,她再度完成《再見非洲》──
為她摯愛而信靠的僕人、部落友人的至情至性、美麗的野生動物與廣袤的黃漠大地,
創作出絕無僅有的情深文集。
狄尼森的筆下有魔法,類似光,黑暗大陸因此透亮、質樸情感展現深邃,
愛,在文字間漸漸飽滿,
成為她一生眷戀非洲的美麗結語。
作者簡介
說故事的人若對本事忠誠,在故事末了,寂靜就會說話。
伊薩克.狄尼森 Isak Dinesen, 1885-1962
伊薩克.狄尼森是男人的名字,她的本名是凱倫.白列森(Karen Blixen)。她躲在好幾個筆名後面:奧休拉(Osceola)、皮耶.翁德里塞(Pierre Andrezel);朋友則喚她作坦妮或塔妮亞。偉大的心靈皆是雌雄同體:她是他,他也是她。
凱倫出生在丹麥的貴族世家,在哥本哈根、羅馬、巴黎學習藝術,是個出色的畫家,在巴黎念書時,還學了一身好廚藝。日後,特別是在著名的短篇故事〈芭比的盛宴〉中,讀者可以看出她將美味的領略,化作人生的體悟。
她愛上了堂哥,但這段得不到回應的愛,讓她決定遠離家園,與堂哥的攣生兄弟芬尼克白列森結婚,到非洲展開新的生活。然而,丈夫婚後不改風流倜儻,只顧到處游獵,對金錢沒有概念,留她一人經營咖啡莊園,獨自背負日益沉重的債務。
她四十六歲那年,世界的咖啡市場崩盤,凱倫失去事業、情人,無奈回到丹麥,頓時孑然一身。她為了逃避二次世界大戰的紛亂,繭居故鄉寫作,沉浸在非洲的舊日時光好忘卻現實的傷痛。她處事向來神祕低調,直到《遠離非洲》在歐美文壇引起轟動,她的身影才浮現舞台。凱倫散發的貴族風采讓同時代的海明威、卡波特、導演奧森.威爾斯仰慕不已。
她死後葬在丹麥宏斯特莊園。丹麥人尊她為國寶級作家,與安徒生兄弟齊名。丹麥的郵票以及紙鈔50克朗上,都印有她美麗的肖像。今日在肯亞的奈洛比近郊,有一社區蓋在狄尼森以前的莊園上,以她為名。
她承接的是一股消逝的文學傳統,一種將故事娓娓道來的藝術。她是《一千零一夜》裡故事說不停的少女,調製故事的靈藥,令時間在如幻似真中推移。她以英文、法文、丹麥文寫作,著有《傳奇故事七則》、《遠離非洲》、《不朽的傳說》、《再見非洲》等。
譯者  
梁家瑜
英國艾賽克斯大學文學暨電影碩士,滯歐多年,掛台不久,兼營翻譯與影像製作,自編自導自演短片《不眠不休》曾獲歐台影展製作首獎,翻譯作品有《邊境國》、《東村女巫》。
本書目錄
序  更多的,是沒有說出來的事/郭正偉
法拉
一封來自國王的信
盛情之舉
山丘的回聲
跋 用一輩子,寫給非洲一封情書/劉粹倫
附錄:凱倫.白列森女爵的一生
媒體推薦
推薦|袁瓊瓊、張娟芬、李貞德
漢娜.鄂蘭(Hannah Arendt):「狄尼森的作品在當代文壇獨一無二。」
海明威(Ernest Hemingway)在1954年獲頒諾貝爾文學獎時,對記者說:「今天,要是獎項是頒給美麗的作家狄妮森,我會更高興。」
厄普代克(John Updike):「本世紀最獨特和華麗的文學個性,很有個性的女性,格律嚴謹、文采斐然,作品隨著她本人低調的亮相,令她鮮明的形象更加引人注目。」
《老虎的妻子》作者蒂亞.歐布萊特(Tea Obreht):「讀過狄妮森的作品,我才開始感知文字的溫度,寫作不再只是衝動或少女的浪漫情懷。」
《紐約客》作家豪根(William Hogan):「她對那些人的情感是如此強烈;她的
散文如此優雅而壯麗,使這些人物躍然於紙上,增添傳奇的色彩。」

advertisement